Monday, May 30, 2011

通識填充題

某一年五月改寫了許多人的餘生。六月到臨,通向 __ __ 的門關上。


(自由填寫,字數無規限——)

Friday, May 27, 2011

sealed thus thy lips

那時與 L 說,不顧一切但從心出發,到頭來,會不會不知道什麼才算抵達?
我是這樣想的,妄而得,心不安,得到了又算不算遂了心?
L 逕直問,你這是說我執迷不悟嗎?
由是迴轉答,人生總有好些追求和仰慕,隔了距離可能更好。比如一幅畫,亟亟求,既而得,珍而奉之,若是苦苦求來的畫比房子都要大,比整個家都要大,是不是該想一想,所為何。
L 堅持執著的絕對是唯一的。L 說,唯一。卻也始終置身比一幅畫小太多的那個空間。那麼能攤開來講的就到此為止了。所及其餘,話到唇邊,沒脫嘴。
那是許多年前的事了。穿過日子窄縫,年事愈長只有更懂得,太擠逼的人世,更需要,保持距離。沒有什麼是不可以,留餘地的。

Tuesday, May 24, 2011

some thoughts

圍爐取暖,火光滅,總也留餘灰;人去人來,一般說法是人走茶涼,但那呷過的茶,爐火靜滅前予人的光和熱,都是好意呀。何必死灰長出惡之花。
我是這樣想的——人心沒可能盡相同,也沒可能不沾塵垢,不合則分,做不到兩相忘,記得好意吧。
我是這樣想,也真這樣去做的,proud to say,仲做得幾好添。
偶而還惡人以微笑,渾身還真真釋然。

Sunday, May 22, 2011

明天的車輪 要滾上怎樣的路程

(其實呢,從沒認真地、好好讀過艾青的詩,那麼就,簡易入門,貼一次——)


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
艾青

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,
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……

風,
像一個太悲哀了的老婦
緊緊地跟隨著
伸出寒冷的指爪
拉扯著行人的衣襟,
用著你土地一樣古老的
一刻也不停地絮聒著……

那從林間出現的,
趕著馬車的
你中國的農夫,
戴著皮帽,
冒著大雪
要到哪兒去呢?

告訴你
我也是農人的後裔──

由於你們的
刻滿了癇苦的皺紋的臉
我能如此深深地
知道了
生活在草原上的人們的
歲月的艱辛。

而我
也並不比你們快樂啊
──躺在時間的河流上
苦難的浪濤
曾經幾次把我吞沒而又捲起──
流浪與監禁
已失去了我的青春的最可貴的日子,
我的生命
也像你們的生命
一樣的憔悴呀。

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,
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……

沿著雪夜的河流,
一盞小油燈在徐緩地移行,
那破爛的烏篷船裡
映著燈光,垂著頭
坐著的是誰呀?

──啊,你
蓬髮垢面的小婦,
是不是
你的家
──那幸福與溫暖的巢穴
已枝暴戾的敵人
燒毀了麼?

是不是
也像這樣的夜間,
失去了男人的保護,
在死亡的恐怖裡
你已經受盡敵人刺刀的戲弄?

咳,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
無數的
我們的年老的母親,
就像異邦人
不知明天的車輪
要滾上怎樣的路程?
──而且
中國的路
是如此的崎嶇,
是如此的泥濘呀。

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:
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……

那些被烽火所嚙啃著的地域,
無數的,土地的墾植者
失去了他們所飼養的家畜
失去了他們把沃的田地
擁擠在
生活的絕望的污巷裡;
飢謹的大地
伸向陰暗的天
伸出乞援的
顫抖著的兩臂。

中國的痛苦與災難
像這雪夜一樣廣闊而又漫長呀!

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,
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……

中國,
我的在沒有燈光的晚上
所寫的無力的詩句
能給你些許的溫暖麼?

Monday, May 16, 2011

標參記

(當然,小的之唔明解以及千千萬萬無名氏之不明白,在千秋萬世的人類進化史上是無須有解的,但這明明是一國之都嘛,一名受拘押失蹤、未定罪公民之至親去探視,係有專車接送添,不過地點隱隱,過程隱隱,咩事呢?點睇都似黑社會標參,講贖金多 d 囉——)


艾未未被抓四十天后首次与家人会面
2011-05-15

北京艺术家艾未未被抓超过四十天后,首次得与家人会面,艾未未表示并没有受酷刑,会面不许谈及案情,家人仍不知其被拘地点。

北京艺术家艾未未被抓到星期一已第四十三天,星期一早上,艾未未的姐姐高阁向本台表示家人首次得与艾未未见面。高阁告诉记者,艾未未的妻子路青星期天晚上在与丈夫见面後,到艾未未母亲高瑛家中,讲述会面情况。高阁转述路青讲话説,艾未未被抓期间并没有像早前有消息説受酷刑虐待,身体健康状况也还可以。

据悉,路青是星期天下午突然接获通知可以见丈夫一面,之後有专人接送到会面地点。由於会面不能涉及案情,所以关於外界所关注的是否”经济犯罪”受调查,是否开始”交待”问题,在会面中都无法谈及。

路青也不知道丈夫被关地点,也不知几时能再和他见面。虽然如此,年近八十岁的艾未未母亲高瑛对於能获知儿子情况仍表安慰,她告诉本台説,几乎眼睛快哭瞎了,现在总算能放心一点点,知道儿子没有受酷刑虐待。

—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心语的采访报导

Sunday, May 15, 2011

撼山易,撼頭埋牆又如何

(唉,本來呢,自己也是個白字人(稱王倒不必),相煎何太急丫。不過哩,大佬,堂堂故宮喎,錯成咁已經屬親者痛,d 死雞撐飯蓋惡形惡相更是令人髮指——因想起簡體字向來髮/發不分,就加多句,令人塊面發紫啦——)


「捍祖國強盛」變「撼祖國強盛」
錯字錦旗贈警方 故宮丟臉

[蘋果日報]  北京故宮博物院展品失竊事件未了,再爆錯字風波。故宮前日向北京警方致送錦旗答謝閃電破案,錦旗上書「撼祖國強盛,衞京都泰安」,被指「撼」用錯,應為「捍」字。網民嘲故宮「丟物又丟臉」,故宮堅稱無錯,招來學者狂批。

為答謝公安神速破案,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紀天斌等人,前日到北京市公安局,將寫有「撼祖國強盛,衞京都泰安」、「智勇神警,盜賊剋星」兩面錦旗送贈北京市公安局長傅政華和刑偵隊負責人。不料有關相片成為輿論焦點,網民指「撼祖國強盛」中的「撼」字用錯,驚嘆「堂堂故宮,錦旗竟用意思截然相反的字」!網民還引商務印書館《現代漢語詞典》條文指,「捍」字原意是保衞、防禦,「撼」字則是搖晃、搖動之意,「撼祖國強盛」,實為令祖國強盛被「動搖」之意。

「撼」解動搖意思相反

故宮有關負責人回應時,堅稱「撼」字沒用錯,還稱用該字「顯得厚重」,稱與「撼山易,撼解放軍難」一樣。故宮拒不認錯,中央民族大學漢語詞彙學副教授楊吉春直指,錦旗「撼」字為錯,所謂「撼山易,撼解放軍難」,就是表示搖動、晃動之意,「撼祖國強盛」不通。

現代漢語詞典主編、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員韓敬體表示,「撼」、「捍」兩字十分常用,既非古字,也非生僻字,連小學生都不應犯錯。他指,無論古今,這兩個字的音、義都有很大區別,不可能相通,「只能說故宮博物院平時太不認真了,太不重視文字工作」。香港中文大學語言及文學系講師歐陽偉豪稱,若要為故宮辯解,就只能第一句的主語當成歹徒,第二句的主語是公安,意即:歹徒搖動祖國的強盛,公安捍衞京城的安泰。

新浪微博跟貼成千上萬,網易更因跟貼太多,不得不關閉評論。有網民戲言「今年將流行『撼』字」,建議「將漢語改成撼語更時尚」;有網民揶揄「因為故宮的『捍』字被偷走了」。上海《新發現》主編嚴鋒直指,「不是故宮沒水平,而是故宮的領導太沒水平」,「故宮死不認錯更沒水平!」

故宮失竊案發生在上周日( 8日)深夜,本港收藏家馮耀輝借給故宮展覽的九件藏品被盜,故宮當晚在圍牆邊撿回兩件,公安稍後破案拘捕一名疑犯,追回四件,另三件尚下落不明,事件轟動海內外。

《北京晚報》/北京《法制晚報》

名人回應事件

文史專家趙所生:
•「錯別字沒水平,死不認錯的解釋更沒水平!」

專欄作家連岳:
•「故宮做了兩面錦旗,『衞京都泰安』送給公安,『撼祖國強盛』送給石柏魁(故宮竊案疑犯)。」

前微軟副總裁李開復:
•「解釋康熙字典被盜了更好。如此強撼(悍)的撼(漢)語,撼(汗)!」

作家章詒和:
•「故宮博物院送錦旗給北京市公安局,因十字感謝語裏有一別字,而鬧的沸沸揚揚。大可不必了:就是文化部的部長,副部長也沒太多的文化。」

童話故事作家鄭淵潔:
•「請教各位漢語學者專家,『撼』在古代是否和『捍』通用?如果不通用,將『撼』和『祖國強盛』連排且置於前列,涉嫌用文字顛覆國家?還是恩將仇報譏諷公安『撼祖國強盛』?」

資料來源:新浪微博/twitter


故宮 機場 清華大學錯別字頻現

[蘋果日報]  北京故宮作為國家級文化單位,送人長掛的錦旗竟大字出錯,令外界質疑故宮的文化水準。其實,故宮錯別字絕非偶然,早年《北京青年報》曾發起「肅清視覺污染」行動,就在故宮公開場所挑出不少錯別字。

其中,故宮博物院正門廊廳,《酉陽雜俎》被錯寫成《西陽雜俎》;故宮體順堂內純潔無瑕的「瑕」字被寫成「暇」字。北京天壇祈年殿說明牌曾將「藍色」寫成「蘭色」;地壇說明牌上琉璃的「琉」字錯成「硫」字,不一而足。

官方標語橫額時有出錯

官方標語橫額出錯時有所聞,惹人恥笑;城市街頭招牌錯別字更是屢見不鮮。北京有路牌將「上地信息產業基地」錯成「上帝」,路人見之,無不愕然;廣州新白雲機場候車廳寫成「侯車廳」;清華大學校內路牌「不要乘坐」寫成「不要乘座」。

有學者指,內地文化學術機構正式場合都錯別字頻現,不但惹人恥笑,更重要是預示中國文化正面臨挑戰,尤其在電腦 e 時代,假借字、同音字被年輕人大量活用,需要引起文字工作者重視研究。


(若說不知者不罪,或者,無知都唔知屬乜野罪,咁不如學下廣東話,知唔知「撼頭埋牆」個動作點做?)

Saturday, May 14, 2011

灰霾罩

511下午 5 27 30 分看見的窗外天色,相機冇乜電,匆匆拍下。現在重看,依然想到聖經上的話,末世的國降臨。
非是危言聳聽添煩添亂哉,早幾日台灣網友呱呱嘈,說 5 12 世界末日了。現在大步檻過,我心眼多,思疑會不會上古預言計埋潤日潤月潤年時差,今人時辰計錯?
可能呢,仲未過得哂架。



Thursday, May 12, 2011

石頭記

(貼給未必看見 facebook 的 blog 友——)

一人一石 ── 紀念512汶川大地震遇難學生 R.I.P Sichuan students

五一二汶川大地震三週年了。當天的災民今天或已慢慢的重建了家園(至少媒體總是這樣說),但大家還會記得豆腐渣工程把多少的孩子活埋了?

四川政府一直沒公布確實的死亡數字,更遑論成千上萬死得不明不白的學生?

汶川地震後,艾未未發起了公民調查,經過調查小組不懈的追查,於2009年的地震一週年在新浪博客首次發表了死難學生名單,博客文章隨後被刪除。(存檔文章見此 : http://www.bullogger.com/blogs/aiww/archives/285256.aspx

⋯⋯如今,五一二地震三週年了,艾未未自四月三日被無理拘捕後一直杳無音訊;而民間維權人士譚作人,亦因在5.12地震後收集四川地震遇難學生名單,多年來以各種方式從事紀念六四的活動,被判以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」判有期徒刑5年,至今仍在囚。

為了紀念五一二汶川大地震中無辜遇難的學生,也向艾未未和譚作人等的公民調查致意,我們發起了「一人一石」的紀念活動--

找一塊石頭,在石頭上寫上遇難學生名名字(儘可能不要重覆),安放在一個位置(公共或私人空間),拍下照片,然後上載到facebook本頁,並請你在google地圖上記下拍攝地點 :
 http://maps.google.com/maps/ms?ie=UTF8&hl=zh-TW&msa=0&msid=209067662549503109939.0004a2e807fadb520e989&ll=22.29265%2C114.202192&spn=0.001983%2C0.002411&z=19

我們所留下的每一顆石子,將改寫城巿的風景與意義,組成香港自由表達的私地圖,也將堆成良心的中流砥柱,對抗日益濃重的白色恐怖。

遇難學生名單可在以下網站找到 :

http://www.512students.org/
http://www.bullogger.com/blogs/aiww/archives/285256.aspx

(共六十八頁,按「上一頁」可看到更多名單)

相關資料 :
有關艾未未公民調查小組「5.12汶川地震死亡學生」調查事件回顧(2008年05月12日-2010年05月12日):
http://www.aiweiweiblog.com/2010/05/default.aspx 

其他被網友存檔結集的相關文章及資料 :

川震 艾未未 公民調查 總匯
https://docs.google.com/View?id=dg4q29n8_27cxw3djr5

BBC文章《四川地震遇難者名單背後的疑問
http://news.bbc.co.uk/chinese/trad/hi/newsid_8030000/newsid_8032700/8032736.stm

「一人一石 ── 紀念512汶川大地震遇難學生」計劃靈感來自楊秀卓老師的學生鄭志堅作品。(參閱《明報》,2011年5月8日)


(石頭記名,好丫。塵歸塵而土歸土。但我動作比較慢,執得石頭黎,只怕女媧都眼;玉石也是石,所記之名,又何需拘泥只其一,陈悦月、成宇、陈如梦、段萤、杜久文、党雷……)




 
 
 

Sunday, May 8, 2011

紅事白事

過日子,就是今日唔知明日事。

一件紅事一件白事。中間還夾了宗某些人視為大件事;可它一旦成官式活動,便立定心腸疏遠之,不當一回事。

同學嫁女,千里迢迢帶了少小離港新娘以及番邦女婿來彩衣娛親,大夥當然借機搞事,已經提醒主家發配我等喧嘩者去邊疆角落,咁就大家好。然而新任外父外母不顧自己身份,成晚興致高昂徘徊左右唔捨得唔玩埋一份,果然真是賓主盡歡矣。

接電郵,伯母走了。事出突然,ev 必定非常傷心,表現則一貫冷靜。她與媽媽,好親。因生掛念的,是世伯;兩老好恩愛。終於明白雁行折翼什麼意思了。不敢問 ev 人在哪裡,若還在LA,即是沒能見最後一面啊。還好她接著來電郵說慶幸自己剛好回去,人在新加坡——這過去兩年,她早成空中飛人,娘家夫家兩邊共要侍奉四位老人。

彷彿猶在昨日,轉眼已近兩年。那夜與她還有cm 吃飯,其實是她們陪我過渡兩個月內失去兩老的錯落時光,我們,習慣把人世煩惱當笑話講。電話響,ev接聽,只應答一個字:positive?斷線。她抬眼向我——我媽,positive. 我心下一沉,只懂說這裡太吵,不如到外面打回去問清楚。ev倒是沉著答,我聽見妹妹與醫生說話,報告剛出來,讓她先問清楚吧。剛才我爸單說一句positive 已經哭起來了,現在打去惹他亂哭有什麼用?語畢低頭吃。ev 是我認識人中 EQ 和 IQ 極高的,而且不張揚,對人體貼,大事當小事做。生在潮州世家,遠嫁女,卻是父親心頭肉,地球兩邊有時差,日中電話頻頻如相見。這位世伯,強人也,不是沒見過大風浪,唯伯母應屬心裡最軟那一塊,你說這該怎麼辦?

隔一天 ev 電郵詳述行程。伯母會移葬香港。她問,see you? 回說往後幾天 most available,可以做什麼,講一聲。這家人活動能力高,從伯母遽然過世到下葬,共歷十天,包括先在新加坡設靈三日,然後飛來辭靈出殯。一向但知她父母長居該地,ev 每次來香港,倒是有一個必做項目——去拜山。原來她爺爺墓旁,幾十年前已經另置兩幅墓穴。都是阿爺揀好。我是有點不解的,往後飛來飛去為拜山?ev 看我一眼,靠你照顧喇。由是打趣不如交換人質吧,你在 LA 代我拜父母,我留這兒拜伯母。說這話時,她與哥哥伴著伯母先到,世伯及餘人晚一日來,萬事俱備,觸欠一套得體黑衣,陪她去買,同行還有 ev 女兒,18歲,Cal Poly year one.  ev 捧了堆黑衫去試,我與女孩有一搭沒一搭說事,眼前人曾經是一團粉粉的肉,每次見她都換個樣子。沒來由地說起上古時代——你媽媽的婚紗也是我陪她買的呀,在 Pasadena,逐家婚紗店地找。女孩眼睛閃亮亮,真的?她是早上七八點的太陽。

隔天來到靈堂,ev 介紹我與她小舅母認識,大家交換前塵,看看曾否見過,忽然想起最有可能的場合,問道——她結婚時有向你斟茶嗎?答曰,有呀。那麼站她旁邊捧茶盤的,正是我了。地球日漸縮小到可以握在掌心,時間卻是如飛地,溜走。

我們到後堂看伯母,俯身貼近玻璃看,一面聽她女兒逐項細說,伯母比女兒愛打扮;每次見伯母,多屬喜慶時光,她女兒結婚、她兒子結婚、孫兒出世等等,誰想到呢,繞了一圈又一圈,會在這處與她告別。伯母穿明黃彩衣戴翠玉鐲,長長玉珠鍊柔柔碧綠。兒女們匆匆忙忙替她配襯衣服首飾,事出突然大概心情也亂,現在 ev 猶豫陪入土的會不會太貴重了。一切但求心安吧。既安逝者,亦慰生者。我說玉好,保平安。

Monday, May 2, 2011

失蹤者

消失的人 ﹕
艾未未:我們常忘記正義本身的魅力
杜婷

【明報專訊】今天,這個叫未未的人在他自己的國家裏消失了。大家談論他,但談論的文字也一同消失了。我不知道多久以後人們會徹底忘記他,像忘記其他消失的人一樣。

艾略特說 4月是殘忍的季節。這個4月對我而言的確如此。艾未未已經失去自由逾半月了。我認識他的時間不算長,但於我,他是一個一起吃過飯聊過天,嬉笑過也擁抱過的人,是一個每次見面都會帶禮物給我,卻總用賓館的洗衣袋裝的人,是一個會認真聽我講話,也會看我的眼睛告訴我他的故事的人,是一個被帶走之後我會感到切膚之痛的人。

其實除了他每次來香港時我們見面聊天,大多數時候我們甚少聯絡。偶爾會發幾條短訊,他的短訊總是很短,而收到他最後的一條短訊是「明日到港,有時間一起吃飯啊」。就是在那個「明日」,他從機場出關時被帶走,至今不知他被關押何處,不知他所犯何罪。

抽屜裏放他上次來香港時送我的瓷製葵花籽,我想用它們來作一串項鏈,他說「下次多帶些給你」。在twitter上,只要你告訴他你想要這些瓷瓜子,他就會寄幾粒給你。同樣被贈送的還有他拍的紀錄片光盤和一些紀念T恤。曾問過他為什麼要這麼做,他笑:「沒有為什麼,就是想送呀,我想讓大家感受到一種樂趣。生活就是這麼簡單,快樂就是這麼簡單,就是你收到一個可能從未見面的朋友寄來的兩粒瓷瓜子,就是你收到的幾張光盤、一件T恤」。

是啊,就是這麼簡單。在他看來組織公民調查、反綠壩七一罷網、大型聲音作品「念念不忘」、上海工作室的「和諧」盛宴、長安街遊行,這些都是那麼簡單的,「很多事情都是我一秒鐘的想法,我最不喜歡的就是深思熟慮,在我看來大多數人的思考都是為自己的不行動找藉口,我們應該像一個兒童一樣面對這世界,願意笑就笑,願意哭就哭,用我們的直覺和本性去做決定」。

做了別人不敢做的部分,就成了意義

近來香港的報刊上總有些關於他的評論,評論中的他深謀遠慮,比如「西方的薰陶習染,使其精於喬裝打扮,也頗具『防偵察』的意識。他在參與組織非法遊行並拍得所需照片後,會不失時機地離隊或遠遠觀望,以逃脫執法部門的處置。他的深宅大院,院牆防護極為『專業』,許多房間幾乎沒有窗戶。他慣於藉『行為藝術』之名,混淆藝術和非藝術的邊界,混淆行為藝術和政治鼓動的邊界。」;再比如一幅他和4位女子的裸體照片被媒體解讀為「艾未未坐鎮畫面中心,雖然貌似坦率,但手卻巧妙地遮住重點部位,即代表『黨中央』(擋中央);此外,他的雙手安穩地置於左膝上,也表明了堅定的左傾態度。畫面最左的長髮女子,戴眼鏡、翹腿坐在沒有靠背的椅子,象徵『知識分子』有地位、有架子,但卻靠不住;而她撥弄頭髮,始終側身向黨中央,也說明知識分子再怎麼賣弄,仍被政府牽走……」我想他若看到這些文字展現出的一個如此老奸巨猾、老謀深算的自己一定會哈哈大笑吧。無論是刻意曲解還是過度闡釋,在他看來大抵都是滑稽可笑的。有一次和他談及他帶領藝術家去長安街遊行被賦予的意義,他說:「這太可笑了,哪兒有那麼多意義,就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隨性行為,很多時候我的行為恰恰是為了消解意義。這些所謂的意義不過是在他人眼中他們所不敢做的那部分,你做了,就成了意義。但其實對我而言,別人怎麼說都和我沒有關係,我的行為來自於我個人的經驗、我的價值觀,他人的評價影響不到我,無論是褒還是貶。」

和他的行為、他的作品一樣直接的是他的善良,他有一種沒有修飾,未被教育的,簡單的善良。他收留了50多隻流浪貓狗,「一開始是我看到路邊殘疾的、沒有人要的就領回來,因為他們大多不太健康,如果沒有人的照顧就很難生存下去,後來工作室的工作人員也會把沒人要的帶過來,就愈來愈多了」;5‧12地震之後他帶領志願者一起做公民調查,當大家在說「逝者已矣」的時候,他在乎那些冰冷數字之後曾經鮮活的生命,「我們至少要知道他姓什麼叫什麼,那幾個字如何寫,他在哪個學校讀幾年級,他的生日是幾月幾號」。

中國人缺乏對他人痛苦的想像

這種善良對從小就深諳人性陰暗的他尤其難能可貴。文革中他的父親艾青流放新疆接受「再教育」,有5年的時間艾青的工作是每天打掃40個廁所。「那些露天或半露天的廁所,夏天三四十度的高溫,屎啦尿啦都在烈日下蒸騰,完全無處落腳;冬天是零下三四十度的嚴寒,糞便結成冰塊,鋼和十字鎬敲下去,只能在上面留下一個小小的白點。」他每天跟父親一起打掃廁所,那時候他還不滿10歲。在打掃廁所之外,艾青還有一項工作——接受批鬥。「有一次他回家的時候臉完全是黑的,問他怎麼回事,他說是有人把一瓶墨汁從他頭頂澆下來。」對於人性中惡的部分,他從小就深深地知道。但這並未妨礙他去做那些溫暖的事。

太多次,他被問到為什麼要做這些,他的目的是什麼,他究竟想做什麼。「為什麼一定要有為什麼呢?難道就不能僅僅是因為事情本身值得做嗎?我們中國人活得太現實了,我們缺乏對他人痛苦的想像,缺乏對另外空間的想像。我們無法理解沒有目的的,單純的善良。我們常常忘記正義本身是有魅力的。」

50多年前,他的父親給他起名未未,「現實太殘酷了,叫他愛未來去」。今天,這個叫未未的人在他自己的國家裏消失了。大家談論他,但談論的文字也一同消失了。我不知道多久以後人們會徹底忘記他,像忘記其他消失的人一樣。「所有的未來都通過現實成為了過去」,他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