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August 26, 2009

江湖人稱黃飛熊

西西:我第一隻毛熊,給它一個名字,叫「黃飛熊」,因為是黃色的,很小巧,我帶著它乘搭飛機,去過荷蘭、德國、英國等地旅行,去看微型屋收藏館,看毛熊展覽。後來又做了一隻比較大的。學做了幾個月後,老師的熊會每年都舉行比賽,鼓勵學生參加,比賽分設計組、一連三隻的群體組,她要我參加。我於是設計了一隻《水滸傳》的九紋龍史進,我做這個,因為可以在它身上繡花,繡九條龍紋,而且是中國服裝。我最記得《水滸傳》的一句:「花拳繡腿,上陣無用。」老師看了喜歡,給我一點鼓勵,說有創意。我再一連做了幾隻,那是水滸兄弟:燕青、偷雞時遷、楊志、張清。告訴你,我的小同學,手腳靈便,眼睛又好,技巧絕對比我好,她們會做聖經的各類人物,可是並不知道,這些是何方神聖。她們沒有讀過《水滸傳》。

【明報專訊】編按:去年,名作家西西出版了兩本關於娃娃屋的書《看房子》和《我的喬治亞》;今年,她寫下另一個遊於藝的故事:她拿起針線手造毛熊布偶,且細分多個系列,如中國古代人物服飾、水滸英雄、花木蘭等,熊布偶按典故妝扮:穿皮革的是后羿、披斜披肩的是黃帝;商王武丁之后婦好的毛熊女將軍角色,頭上還盤上大黑長辮。
新作《縫熊志》中刊登西西多款手造毛熊的造型照,隻隻衣履各異,有中國各朝衣飾,或古埃及、阿拉伯等民族服裝。西西更為文細述服飾的轉變,不讓歐美熊藝家專美。

以下且先看西西與何福仁的對談,看作家如何從手執筆管,繼而拾起針與線。

何:什麼時候開始做毛熊?
西:2005年4月,砌完了微型屋,屋子裏實在再放不下更多的屋子了,右手日漸失靈,要做一點物理治療。我起先學做麵粉花,但興趣不大,也太細緻了,我手和眼都不夠靈活,於是轉學做熊。最初自己學,以為可以像砌微型屋那樣DIY, 買了一本書,叫《兩小時完成一隻熊》,裏面有紙樣,可以依樣畫葫蘆,但造出來,不像熊,像老鼠。做熊不成,想來還是要正式學師才行。而且也做得太簡陋,關節處用鈕扣......一次逛街,看到一家店舖有一幅紫紅色的毛海(mohair)材料包,很漂亮的鬈毛,我想,拿來做熊一定很好看。店主人問我,會做熊嗎?我說不會。她說:你會白白浪費了這麼好的材料,可要數百元哩,你不如跟我學吧。我說,很好啊,要是你不介意我學成什麼樣子的話,因為我右手神經受損。於是我就跟她學做熊。她是Gloria,是香港熊會的主席。她見我年紀一把,白髮稀疏,衣衫樸素,學費就只收半價。我參加熊會,買mohair 也有折扣。
......。












西西手作毛熊展
地點:灣仔莊士敦道三聯書店三樓活動區
展期:8月25日(二)至9月6日(日)
時間:上午11:00至下午9:00



延伸讀:
"在西西的發佈會上"
"熊仔出差"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[Atom]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