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September 11, 2011

my footnote

是日九月十一。電視畫面、網上、報紙專欄,泛濫,無處不見——如此十年,過去,卻也如在昨日。
害怕也沒有用,要來的既來,恐怕誰也不知道,幾時、某日,會不會,一而再。
自己寫過的一段,重貼這裡,是為記認——

整個夏天的動和靜其實各走兩端雙線並行。
五月,S 和攝製小組去紐約拍攝兩天,我沒有隨行,進度緊張,留下來整理資料。六月去台北台南,只 S、攝影師和我。七月底與S到華盛頓和紐約,為了節省經費,雇請當地攝影師協助。九月時到北京尋訪相關的人物,則只有攝影師和我上路。

每段行程出發前總有許多不確定,比如受訪者誰肯說,說什麼。唯有冒昧打擾,請肯坐到鏡頭前面的人盡量述說所知道的和願意說的,眼中這個人,他的努力、挫折、成功失敗、少年夢想、倫理感情。拍下來好幾十小時的錄像,要逐段地看,有些一看再看,把可能有用的話語逐句抄錄到電腦文字檔,再慢慢選輯,拼湊成故事的大輪廓,然後逐步以點滴細節填滿空間。不出門的日子,主要做的就是這麼一件事。

九月,橫空插入震驚四方的一天。

911那個傍晚電視機壞了,螢光幕霹啪閃了幾下之然後只剩中間一線白光,幾經拍打依然如是,故此便,提早專心一意開工。

正沉迷小屏幕上光影片段中受訪者的道白,電話響,心不在焉接聽,朋友小 A 氣急敗壞劈頭便說:你人在哪裡?你沒去紐約?我把畫面中人定在凝鏡,答道:回來了。小 A 好似舒了一口氣,聲音依然提高幾度:那幢甚麼大樓被飛機撞了……你沒看電視?我站起來打開電視,依然一道白光,只聽見新聞報導斷斷續續的話。小 A 又大呼小叫:哎哎,第二架又撞上去喇,不跟你說,要看新聞呀!我側著頭聽了一會沒有畫面的旁述,忽然有點怕,生怕電視機會轟一下炸掉,啪地把它關上。

屋裡有一刻靜謐非常,一種不真實的、不似人間的靜。環目四顧,就得自己――一個人若忽然發現自己孤零零流落荒野,也只有靠自己,一步一步尋見路徑回到人境。

這是那一刻想到的。沒來由地。

走出陽台張望,天空沒有月也沒有星,最近鄰舍窗內的電視畫面非得靠望遠鏡方可看清楚。

而我,這當下發生的事,其實並不想看見些什麼。

之後回到凝鏡前,指頭輕輕按動開關,畫中人又繼續說下去。說下去。於是再聽見人聲。這是 S 配給我的連幾寸大屏幕的放映機,省得每日來回S那個大機構,跟別人爭用永遠不夠分配的看片間。

頭腦卻很不安寧。畫中人說些什麼老是聽不進,帶子迴了又停,停了又啟動往前轉。天亮之前上網看了一會新聞,當然是鋪天蓋地的報導,照片顯示的震撼現場,文字無以言說,但見火燒成燼飛灰如雨雪,厚厚撒落覆蓋遍地崩潰的萬物。才一個月前走過的繁華街道,忽爾頓成廢墟,永遠不會再,回復本來。僥倖生還的人,餘生將要如何走下去。兩架民航機撞向兩幢摩天大樓。許多築成牆成樑柱的磚石,剎那傾塌,成灰。這是一個怎樣的世界。以人殺人。殺人者和遇害者不知對方面目。是怎麼樣的仇恨。怎麼樣的決心。怎麼樣的敵意。怎麼樣的動力,驅使人,用自己,去毀滅,另一些人。

心裡牽掛 H 和 L 夫婦,他們住在新澤西,H 每天乘火車到紐約上班,車站就在世貿大樓。要掛個電話問一聲,線路完全不通,想到應該留給更有需要的人。每次遇有非人力可以挽回的變故,我便叫自己學習等一等,等在一處安靜的角落,等吉人天相、等塵埃落定。

即便是電子郵件,也多等一天才發出。H 回覆,說早上遲了出門,比平日晚一班車,在車上隔遠看見大樓濃煙密佈,以為火災,於是提早下車改去坐渡輪,就在碼頭邊上目擊第二架飛機撞上另一幢樓。當時並不知道,他所看見的情景,全球許多人陪他一起經歷,其後反覆播放。H 在碼頭發了好半天呆然後乘火車回家。車廂一片異常的靜,大家失魂落魄;鄰座男子告訴 H 他在大樓工作,回不去了,只喃喃自語:不知道同事怎麼樣了?語音幾近哽咽。

認識的另一個朋友住紐約市中,問他好,回郵簡短:我們都平安。這兩天不想外出,即使留在室內仍嗅到濃烈的焦味。火最猛烈時有人抵受不了熱,手拖著手從幾十層樓跳下來;這樣的事叫人情緒無法安寧。

八月初和 S 到紐約再造訪那個人。他不住市內,有個工作室離世貿大廈不遠,我們一向經他的私人助理以電郵通信。他說自己不怎麼碰電腦,也沒有私人郵箱。發電郵問候,他的助理兩天後回覆,說辦公地方剛才解封,大家平安,可都心情凌亂。

那日路過世貿大廈底層,在商場溜達,買了一個髮夾。當時怎也不會想到不到一個月後發生的事。我把髮夾找出來,以它挽起還未決定要不要剪短的披頭散髮,將紐約拍回來所有片段仔細翻看一遍。

——西城無事/屋不是家:混聲合唱

(nothing but my own footnote. 欲知後事如何,搵本書睇下囉。Sorry, 唔覺意入左 hardsell 黨添—— )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[Atom]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