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種藍
電影資料館有林黛遺物展。早已知道展期從八月中開始,到十月底完。
從住處走路去頂多十分鐘,看完在附近海傍散散步遠眺對岸鯉魚門,也屬不錯消閒,但前陣天氣之酷熱,任何不急在一時的活動可延則延。近日看秋來快亦秋去,趁這黃道吉日,的起心肝散步過去。(本人五臟六腑中,當以心肝最操勞也,皆因成日要的來的去,的少陣活該無一事成。)
這資料館,幾個月前去完海邊回程路過,隔了玻璃門張望狹小大堂,外面天已黑,大堂燈昏黃,提不起興致內進。想起對上一次是來開工,坐工作小巴專車送門前,一干人跳下車衝入大堂進電梯,登樓,完工後又匆匆忙忙走人;細算日子,竟是七八年前也矣,真是光陰似箭。同一年也去過台北的電影資料館,印象中好似比較有趣。不過印象這等事,純主觀,意識流,無用深究。
1964年林黛在家裡昏迷,送院不治。嚴格來說自己對她若有任何比較深印象,唸小學了吧,她應該已經離世,她的電影大多是電視上看的。
這日來到資料館,據說館方按生時睡房擺設,連大大小小保持完好的遺物一同展示。
那是2007年,林的丈夫龍繩勳在大坑同一住所因病過世。兒子整理舊居,向外說出父親在母親去後一直原封保存她所有遺物,房間跟去世前半點不變。
展場反覆播映馮寶寶憶述舊事舊人;她是林黛的乾女兒。林去世時兒子一歲,到父親也走了,他打電話告訴馮,父親是在同一張床上被抬出去的。
兒子決定捐出媽媽遺物。展品中有林黛的身份證件:美國入境簽證、綠卡、國際駕駛執照、申請換領香港身份證的收條——日期是她出事去世前一天。婚前在美國寫給龍繩勳的英文情書,用的是洛杉磯比華利山Motor Hotel 信紙。還有電影公司合約,訂造旗袍收據等等。那襲即在今日款式依然decent 的漂亮及膝婚紗,對照記錄片中林穿身上——那喜氣的白,為時日浸染,變成一種惆悵茶色。
這日展場很靜,與我同時留連、逗留得比較久的,是一位老伯和老太太,女的坐輪椅,由男的推行,兩人看得很仔細,一面討論細節,隔了玻璃看不清楚的,她站起來倚著輪椅,他一旁摻扶。本來有個管理員,大概見這三數看官不會搗亂,自行失蹤了。也不知道讓不讓拍照,掏出手機草草拍了幾張。
電視機就在模擬睡房旁邊。我們仨,看反複播映的她生之片段,內中有林黛穿著與睡房一樣顏色的裙子,應屬她喜歡的顏色吧。
老太向老伯說,牆的顏色用這種藍,人不會開心。
四屆亞洲影后的針線盒,是個花街朱古力圓鐵罐。
它也是某種共有記憶呢。我也曾有一個同樣的;許多女孩,也曾經有過吧?物失物忘,沒人替我保留到今天。
雙人睡床略顯窄小,兩人睡真是有點嫌擠。
總是教人欷歔的。那日,只是一時意氣吧?
而他往後餘生,用靜物與記憶綑綁,1964到2007,原封不動的房間,物在人非,所為何。
related link: " 林黛(1934-1964)"
從住處走路去頂多十分鐘,看完在附近海傍散散步遠眺對岸鯉魚門,也屬不錯消閒,但前陣天氣之酷熱,任何不急在一時的活動可延則延。近日看秋來快亦秋去,趁這黃道吉日,的起心肝散步過去。(本人五臟六腑中,當以心肝最操勞也,皆因成日要的來的去,的少陣活該無一事成。)
這資料館,幾個月前去完海邊回程路過,隔了玻璃門張望狹小大堂,外面天已黑,大堂燈昏黃,提不起興致內進。想起對上一次是來開工,坐工作小巴專車送門前,一干人跳下車衝入大堂進電梯,登樓,完工後又匆匆忙忙走人;細算日子,竟是七八年前也矣,真是光陰似箭。同一年也去過台北的電影資料館,印象中好似比較有趣。不過印象這等事,純主觀,意識流,無用深究。
1964年林黛在家裡昏迷,送院不治。嚴格來說自己對她若有任何比較深印象,唸小學了吧,她應該已經離世,她的電影大多是電視上看的。
這日來到資料館,據說館方按生時睡房擺設,連大大小小保持完好的遺物一同展示。
那是2007年,林的丈夫龍繩勳在大坑同一住所因病過世。兒子整理舊居,向外說出父親在母親去後一直原封保存她所有遺物,房間跟去世前半點不變。
展場反覆播映馮寶寶憶述舊事舊人;她是林黛的乾女兒。林去世時兒子一歲,到父親也走了,他打電話告訴馮,父親是在同一張床上被抬出去的。
兒子決定捐出媽媽遺物。展品中有林黛的身份證件:美國入境簽證、綠卡、國際駕駛執照、申請換領香港身份證的收條——日期是她出事去世前一天。婚前在美國寫給龍繩勳的英文情書,用的是洛杉磯比華利山Motor Hotel 信紙。還有電影公司合約,訂造旗袍收據等等。那襲即在今日款式依然decent 的漂亮及膝婚紗,對照記錄片中林穿身上——那喜氣的白,為時日浸染,變成一種惆悵茶色。
這日展場很靜,與我同時留連、逗留得比較久的,是一位老伯和老太太,女的坐輪椅,由男的推行,兩人看得很仔細,一面討論細節,隔了玻璃看不清楚的,她站起來倚著輪椅,他一旁摻扶。本來有個管理員,大概見這三數看官不會搗亂,自行失蹤了。也不知道讓不讓拍照,掏出手機草草拍了幾張。
電視機就在模擬睡房旁邊。我們仨,看反複播映的她生之片段,內中有林黛穿著與睡房一樣顏色的裙子,應屬她喜歡的顏色吧。
老太向老伯說,牆的顏色用這種藍,人不會開心。
四屆亞洲影后的針線盒,是個花街朱古力圓鐵罐。
它也是某種共有記憶呢。我也曾有一個同樣的;許多女孩,也曾經有過吧?物失物忘,沒人替我保留到今天。
雙人睡床略顯窄小,兩人睡真是有點嫌擠。
總是教人欷歔的。那日,只是一時意氣吧?
而他往後餘生,用靜物與記憶綑綁,1964到2007,原封不動的房間,物在人非,所為何。
related link: " 林黛(1934-1964)"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[Atom]
<< Home